统一水质净化标准
生态环境部(原环保部)出台的污水处理一级A排放标准在当时的条件下已经是相当高的了,像厦门这样一个环境优美的海滨城市所建的污水处理厂,目前仍未达到这一要求。
新时代提出了新要求,也有了新方法。科技发展到今天,即使污染程度再严重的水都可以净化成所需洁净程度的水,因此,建议政府有关部门不要再以尚不如水源水质标准五类水的一级A作为污水处理厂的出水考核标准。尤其是当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排河入流,可能成为下游城市的水源地时,更应该注重具体的化学微污染的剔除率而不是用COD、BOD等指标笼统地概括。
理想的做法是把污水处理厂的排放水与水源水质的标准衔接统一,针对不同的水体,规定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是否达到五类、四类乃至三类水的标准。同时必须抓住主要矛盾,有的放矢,不搞一刀切。比如,对于以农业灌溉为主的下游用水,不应该片面强调总氮、总磷等的去除率,因为氮、磷是植物生长的主要营养物,也是水体生态多样性的必备条件。
源头控制减少污染
早在2003年,就希望能通过他们向国家有关部门呼吁,工业过程应大力发展清洁生产,因为污染是放错地方的资溽。比如说,在化工医药原料的生产中,若能在生产过程中应用膜技术取代传统的分离纯化工艺,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增加生产收率,降低资源消耗。随之而来的,可以减少副产品与污染物的形成及其在环境中的排放。这一技术若能在全国各地推广应用,既有可观的经济效益,更有巨大的环境效益。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生产工艺的不断创新,诸如膜分离之类的新技术、新方法层出不穷。当今中国,明智的做法应该是应用高新技术,着眼前端控制而非末梢把关,鼓励工业生产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实现绿色制造,从源头减少污染物的产生与排放,进而减缓污水处理厂的负荷与压力,如此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至于生活污染,应通过科普水知识、唤醒水意识、出台水政策等方法,鼓励节约用水与循环用水,如此可减少大量污水的产生。而农业污染则有赖于国家统筹考虑,比如国家应杜绝生产高毒低效、半衰期长的化学农药,鼓励、䃼贴农民使用低毒、易降解的生物农药。同时,在广大农村乡镇地区,应当避免大城市大建管网、收集污水、统一处理的做法,而是采取因地制宜、截污减排、分散治理、就地排放的做法,把有限的资金用于污水处理而不是建设管网。
终端保障饮水
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饮水面对千家万户、事关千秋万代。因此不管如何强调饮水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都不为过。
然而,当今中国,饮水面临的危机却非常严峻。究其原因,乃是过去四十年,中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排入水体中的污染物已经远远超过了环境所能接纳与自净的容量。
结果是,无论东西南北,江河湖库均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特别是早年社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不够以及对污染危害的认知局限,导致一些半衰期长、难以分解的化学微污染排入水体,因此水源水质令人担忧。而自来水的净水工艺,如前所述,即使采用先进的超滤膜工艺对此亦束手无策,无能为力。
另一方面,中国大多数城市的自来水厂所生产的水,绝大部分都是用于工商业、建筑业等生产环节,用于城镇居民生活饮用的部分所占比例不大,再加上输水管网、高楼水箱等二次污染等因素,从源头升级改造自来水厂实质上没有必要。如此做法,即使耗费大量政府资金,仍然无法保障民众的饮水。
通过终端净水、末梢把关的方式来确保公众的饮水。当然,选择终端净水方法时必须确保节水优先,选择节能减排的技术与产品。获悉国家近出台标准,要求终端反渗透纯水机的回收率必须达到35%以上。国家以此作为标准,从另外一个侧面说明了目前市场上大多数的反渗透纯水机仍然达不到这一要求。问题是,即使达到这一标准,仍然有65%的自来水被白白浪费,不符合习总书记“节水优先”的治水方略。
鉴此,建议国家有关部门科技发展的趋势,采用新兴技术,替代传统方法,提高净水回收率。举例而言,三达膜科技公司已经开发出了新一代的纳米过滤与净化技术与产品,所用的先进材料制备技术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纳滤芯产品的制备技术已荣获厦门市特等奖与中国奖,基于纳滤芯技术开发的终端净水装置已经荣获国家科学技术部、生态环境部、商务部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颁发的重点新产品证书。该产品的净水回收率达到,不用电、无废水,而且可以在保留水中天然矿物质的同时去除化学微污染,值得大力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