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南北朝的梁吴均《续齐谐记》云:“屈原子五月五日投汩罗而死,楚人哀之,于此日以竹筒贮米投水以祭之。”后来,善良的人民群众担心粽子投入水中“为蛟龙所窃”,于是人们又改用楝叶包裹,以彩丝缠之。据说此二物皆为蚊龙所惮。楝叶是中药,用以包粽子具有预防疾病的功能。早期民间包粽子用黍米,故粽子又有“角黍”之称。
唐时,粽子也是宫廷节日的佳品,唐明皇有“四时花竞巧,儿子粽争新”之诗句。《岁时广记》介绍,除九子粽、角粽外,当时还有“锥粽、茭粽、筒粽、秤锤粽”等。宋代有一种“艾香粽子”,“以艾叶漫米裹之”,有一种特别的香味。陆游诗“盘中共解青菰粽,衰甚将簪艾一枝”,即指此粽。明代起,粽皮用芦苇叶,有豆沙粽、猪肉粽等。清代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记载:当时京都过节时,“府第朱门皆以粽子相馈贻”,“其供佛祀先者,仍以粽子及樱桃、桑椹为正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