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式夜总会是由日本的高级夜总会演变而来,于20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香港经济起飞时期曾经在香港甚为流行,其消费在当年,以至21世纪初的消费指数而言,皆甚为惊人。日式夜总会与舞厅相似,设有舞池,以妈妈生作为领班,并由舞小姐陪伴客人跳舞喝酒耍乐。在全盛时期,日式夜总会也举行各种不同种类的舞蹈及歌手演唱等表演。
1990年至1997年是日式夜总会的全盛期。1997年后,香港经济经历多年的调整期,加上制造业等商业活动及应酬相继北移,及澳门博彩业的积极发展,标榜消费及豪华享受的日式夜总会逐渐在香港式微。部分夜总会迁往邻近香港的澳门及广东省继续经营。而2000年代,类似形式的夜总会在广东省深圳、东莞一带亦甚为盛行。
1990年代香港的日式夜总会主要集中于尖沙咀东及湾仔。
娱乐场所是指以营利为目的,并向公众开放、消费者自娱自乐的歌舞、游艺等场所,主要包括: (一)影剧院、录像厅、礼堂等演出、放映场所; (二)舞厅、卡拉ok厅等歌舞娱乐场所; (三)具有娱乐功能的KTV、酒吧、夜总会、音乐茶座和餐饮场所; (四)游艺、娱乐场所; (五)保龄球馆、台球馆,旱冰场、桑拿浴室等营业性健身、休闲场所。
从使用范围上看,会所可分为公共会所和私人会所。 公共会所的使用者不做任何限定,面向所有人开放,但绝大部分采用会员制的形式存在。 私人会所大多只面向会所业主,也有采用会员制的,其中部分私人会所为确保私密性拒外经营。
主要功能:商务信息交流平台,商务会谈服务平台,商务研讨及培训平台,招商平台,人文艺术(音乐、美术)交流平台。 附加功能:餐饮、娱乐、休闲、健身等。 服务人群定位:商务人士,中小企业,艺术家和中等收入以上有一定文化品位人群。